據相關數據顯示,我國便秘患病率為3%-17.6%,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為4%-6%,并隨年齡增長而升高,60歲以上高達22%。

男女患病率之比最高達1:4.5,而且正逐年上升,腸道疾病的發病率僅次于感冒,人們總是更關注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,這些身體“大件”,卻忽略了腸道。

人體腸道長達7米,面積有200平米,是人體的第二大腦,腸道擁有5億神經元,可以影響你的情緒;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排污廠,人一生中攝入的食物大約為70噸,是體重的1000多倍,這些食物都是靠腸道處理。與此同時,80%以上的毒素由腸道排出體外;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加油站,約99%的營養物質要由腸道吸收;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,免疫系統超過70%在胃腸道及其周邊。

6、部分患者還伴有失眠、煩躁、多夢、抑郁、焦慮等精神心理障礙

當然,每個人的排便規律不盡相同。在日常生活中,經常聽到“吃瀉藥就行了”之類的,解決便秘的建議。“忽視便秘”已經成為醫生們擔心的大問題。因為便秘通常只是一個現象,實際上,便秘是典型的腸道運動不正常而導致的癥狀,它的后面,可能是很可怕的疾病,有些醫生把便秘稱作“百病之源”。
由于長期便秘,腸胃消化吸收功能,腹部脹滿,不想吃飯,沒有食欲和厭食。
長時間的便秘會刺激盆腔,陰道痙攣。在過性生活的時候就會出現性交痛和性冷淡。
便秘是由于大便不能及時排出造成的,由于大便長時間在體內存留會產生大量毒素,會嚴重影響機體的代謝功能,造成內分泌失調,就會是臉部出現痘痘,痤瘡。
便秘是非常痛苦的,尤其是經常性的便秘會讓人心煩意亂,煩躁不安,失眠等情況造成神經衰弱。
可能會有人不理解,便秘怎么會導致肥胖呢?主要是由于糞毒引起的大腸水腫,造成下部血液循環不暢,出現大肚子的情況。
大便干燥,便秘等,在排便的時候都是需要特別用力,久而久之肛門受到壓迫,誘發痔瘡。
便秘長期是大便停留于消化道,產生大量的細菌毒素,會擴散到身體的中樞神經系統,影響干擾大腦功能,會出現反應遲鈍,記憶力減退等。
心腦疾病患者最忌血壓升高,情緒不穩定,如果出現便秘排便之時過于用力,血壓就會大幅度增加,耗氧量增加,會出現腦出血,中風等。
有研究表明大便長期存在于大腸中12小時以上會產生多大20多種的有害物質和致癌物質,而且一項報告指明,便秘者與正常人相比結腸癌的發病率高達4倍。
老年人便秘的發生率是顯著升高的,主要是在于老年人的活動量減少,進食量減少,而且盆底肌肉出現了松弛,這些都可以導致便秘的發生率的顯著上升。
比如說焦慮,抑郁以及食用這些相應的治療的心理方面的藥物,都可以導致便秘的發生。
比如說結腸的、直腸的腫瘤、息肉等等,也可能導致便秘的發生。
比如說糖尿病,帕金森,腦栓塞等等,可能也會加重便秘的發生。
長期服用強的瀉藥,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繼發性的便秘。

1、充分攝入水分,每天1000ml以上的喝水量,特別是早上空腹一杯。
2、養成每天不管有沒有,每天規定時間內去廁所,不要故意憋著大便。
3、多運動,戒久坐,上班族整天坐著面對電腦,缺乏運動影響腸道蠕動,體內的毒素無法及時清空,運動刺激腸道蠕動,人動腸也動。
4、飲食上避免偏食,多吃大麥、馬鈴薯、地瓜、根類、蘑菇類、海藻等豐富的食物纖維預防便秘效果。
5、補充益生菌,益生菌可以幫助改善和減輕便秘,因為益生菌與腸粘膜細胞緊密結合,形成微生物保護層,抵御外來有害菌傷害腸道,抑制有害菌生長。另外,益生菌在腸道進行發酵,分解糖類,產生乳酸或醋酸,使腸內環境保持酸性,促進腸道蠕動,緩解便秘。

益生元是益生菌是“養料”,如菊粉、低聚果糖、乳糖醇等,被腸道內的有益菌利用,經過發酵降解為有益菌提供營養和能量,腸道有益菌快速成倍增殖!

在服用益生菌的同時,增加運動、多飲水、多食水果蔬菜等,有助于益生菌發揮更好的作用!

鄭重聲明:凡注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歡迎轉載,注明出處。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聯系我們,我們將及時改正或刪除,謝謝!